松柏後嘉
自小為事拖沓,慢人半拍。於香港中文大學碩士常規課程時不事生產。後得吾師提攜,安居一隅,潛心工作並寫文。謝天謝地,後終畢業,故吾師改《論語.子罕》句謂:「歲寒, 然後知松柏之後嘉也」,勉勵大器晚成。謹以為網誌招牌。
The choice of colours of this website
Position | Used at | Name | Hex colour code |
Background colour | Background | Oxford Blue | #002147 |
Foreground colour | Fonts | (Oxford) Grey | #a79d96 |
Primary colour | Links | (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) Gold | #dda300 |
Secondary colour | (Unknown) | (Peking University) Red | #8c0000* |
勇
知、仁、勇三達德。《禮記.中庸》:「好學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恥近乎勇。」最缺者勇,即書以大字自勉(於2020農曆元旦)並作網站小圖。J.K. Rowling亦重視勇氣,Harry Potter書特重此點。
(2016 – ) 介立山房 Stand Alone Mountain House(本網誌)
「山房」較簡單直觀,先釋。
[日本]木下業廣〈山房夜雨〉:「林葉飄風瑟瑟鳴,虛窗唯見一燈明;人間多少功名夢,化作山房夜雨聲」。齋號可選者多,如室、軒、樓、閣等等(可參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9%BD%8B%E8%99%9F)。木下詩精準把握讀書人一生,詩意綿長悠遠空靈,故取之。香港地狹人稠,居山房者幾是達官貴人。余家貧,又平生疏懶,未獲此際遇,然上天眷祐,幸甚久居中文大學,實是山房之佳者(亦參余光中教授〈沙田山居〉,所指實即中大)。
下釋「介立」。
[南朝.宋]顏延之〈陶徵士誄〉:「物尚孤生,人固介立」。孤高不群、卓爾特立、出脫於俗之意。蘇東坡〈卜算子.黄州定慧院寓居作〉謂「誰見幽人獨往來,飄渺孤鴻影」,極孤清之悲。「介立」雖云不與儕同,然其實質與孤清絕無二致。思及多年素走窄路,常逆潮流,又多孤軍為事,故以介立為頗合之號。又,余非卓犖,然心嚮往之,此號亦以自勉。
金文「立」字相當有意思。支撐一個人頂天立地的不是他的衣飾與外貌,而是他的手腳與腰骨。俯仰無愧於天地,無怍於心,這就足以使一個人頂天立地。金文「立」字正可見一大丈夫頭頂虛空青天、腳立堅實大地。大丈夫有腰骨,不為外物所擾、不為困難所折,擇善固執、不偏不倚。余以為這個字簡直代表整個中國文化智慧。那是每個人的實況、每個生命的真像。那是一個獨立蒼茫的幽人,孤懸在虛空青天與堅實大地之間,張開空無一物的雙手,挺直腰板,孑然獨立,不靠外力,不假外求。看中文字一定要看它的留白。一旦不留神,我們便錯過那留白天空。
此外,適逢近年玩瞄準運動(target sports),立正是為一切本源。而且,年逾而立方出外讀書。此亦提醒自己,雖過而立,而大者未立,恰宜戒慎恐懼。
2019耶誕於牛津撰一聯自勉:
介獨常懷民胞天下
立錐何慮際遇鎡基
介獨:[宋]梅堯臣《依韻和師厚別後寄》:「閉門不出將誰親,自持介獨輕貨珍」。
民胞:[宋]張載:「民吾胞也,物吾與也」。
立錐:古人言貧無立錐之地,信焉。唸文史哲者、與世異流者,亦無立錐之地。
鎡基:《孟子.公孫丑上》:「雖有鎡基,不如待時」。
(2023.01.07-) 鴻雪居 Swan Goose and Snow Dwelling(IG等交友軟件)
初投身大專教育,即為飄流講師,四處流徙,日內周流港、九、新界者,所在多有。後赴洋深造,該地學術街衢,來往學者亦似飛鴻踏雪,稍稍留駐即滅其跡。亦難忘鴻雪天中馭車,穿越山嶽,獨見天地。
人生恰似飛鴻踏雪。營營役役,來去無跡;隨時變幻,往而不返。任爾東西南北風,獨有文心存焉。感而書之記之,又喜寫散文,庶幾留些鴻雪痕跡。詞典釋鴻雪者陳跡。陳乃吾姓,亦吾跡之謂。
然往事渺渺,來去無跡,記憶常時欺人,一如世事,莫稱牢靠,其亦飛鴻踏雪、去即無跡之謂乎?
鴻雪意亦與吾師「歲寒」語呼應。
蘇軾《和子由澠池懷舊》:
人生到處知何似,應似飛鴻踏雪泥。
泥上偶然留指爪,鴻飛那復計東西。
老僧已死成新塔,壞壁無由見舊題。
往日崎嶇還記否,路長人困蹇驢嘶。
何許 He She
文言「甚麼」、「哪處/哪裡/哪人/哪時」等疑問代詞之意,用例甚多。如《論衡.集虛》:「不知其何許人」,阮籍〈詠懷詩〉其十:「良辰在何許?凝霜沾衣襟。」,郭應祥〈醉落魄.丙寅中秋〉:「當年弄影婆娑舞。妙曲雖傳,畢竟人何許。」總之,「何許」取「何許人也」之意,即謂余乃凡人,「萬人如海一身藏」。
英譯得靈於「何」字漢語拼音「he」。英語「she」亦與「許」普通話音近。取「he she」既有為事當陰陽並濟、剛柔和合之思,亦蘊包羅眾生、造福萬民之意。
甜品及其他手製品工房「何許製品」(He She Production)。創辦人兼行政總裁。創始地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茶水間。
菅原 白華
(自取日語名)
すがわら はっか
スガワラ ハッカ
Sugawara, Hakka
姓:菅原(注:菅、管兩字異,菅粵音讀如「艱」(gaan1))
追慕菅原道真(845-903,日本平安時代,值唐代晚年),日本學問之神及雷神。
道真五歲可詠和歌,十二歲能為漢詩,早以文名。菊池容斎《前賢故實》盛稱道真「幼而穎悟絕倫,博通墳典,文藻鴻麗。[……]道真出儒家,位極將相,達練治體,裁決如流,名蓋一時,蓋古今罕匹云。」(https://miko.org/~uraki/kuon/furu/chara/senken/kojitu05.htm)
惜英雄多難,奸邪構陷,道真由本州京都遠謫至極西九州太宰府(今福岡縣)。路遙維艱,儼如蘇東坡謫遷極南儋州(今海南島)。道真至死沉冤未雪,含恨而終。殁後,京都災異頻仍,先是天皇皇子與加害者及後裔多人先後早死,後天皇住所「清涼殿」更遭落雷,道真仇家數人在天皇面前或轟斃或重傷,天皇大驚失色,三月而亡。其後,道真獲尊為火雷天神,後漸另尊為學問之神。
菅公生平整理可參:https://weimingzi.blogspot.com/2011/04/44.html
名:白華
讀音與「柏嘉」兩字之和式音讀及粵語發音皆近。此外,《詩經》有〈白華〉一篇,符合本人研究興趣:《詩經》學史。〈白華〉開篇首句「白華菅兮」亦與菅姓相合。《爾雅.釋草》:「白華,野菅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