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遇


全文刊《新亞生活月刊》(2022.10.15):http://publications.na.cuhk.edu.hk/new-asia-life-monthly-magazine/4385。下文為最新版


蘇格蘭予人的印象是遼闊、疏落,與英倫本島的主要王國英格蘭頗異。駕車入境,總覺駛入無邊空寂的天地,墮進悠悠風光、茫茫平野。蘇地緯度高(緯度已達北歐,即比中國、美國更北),又近海,縱是夏中,打開車窗,撲面而來仍是清冽涼風。大山之間總是雲霧氤氲,海岸寒風更是格外陰冷。也許是這種淒涼觸感造成錯覺,蘇格蘭與與之相親相殺的英格蘭相比,總多幾分蒼涼蕭殺。

蘇格蘭風笛聲音高亢,在室內也許顯得刺耳。然而,民族樂器往往適於野外——尤其當蘇格蘭風笛配以最能代表該地的遼闊原野、高聳大山、陡峭崖壁,一幕幕空闊景色,實在很難不讓人覺得蘇格蘭風笛與地貌簡直是雙生絕配。

不知是心理暗示抑或事實,身處蘇地,蘇格蘭風笛總似在遙遠彼方似有還無地演奏著,伴隨清風,吹滿車箱。那些蒼涼久遠的成王與敗寇故事,看似悠久漠然,卻一路向你奔騰而來。每到一處,總有黯然神傷的故事等待著旅人:那城堡是某王最後據點、那小河是蘇格蘭最後屏障、這戰場埋葬了某將軍的復國夢……聽著濃重蘇地口音的英語敘述,配以哀怨可人的笛音,也許就只有高聳大山、破落老牆、乾枯河床,才承載得起這高攀低涉的樂聲。

大山雖高且霧靄繚繞,細細看來,卻零星散佈著背負大包的攀山客。那是兢兢業業的奮鬥者,與生命展開必敗惡鬥。幸好他們追求的不是勝利,而是戰鬥本身,一場無悔的戰鬥。笛音飄飄,為每個旅人送上不歸的賦別,以綿長悠遠將我們送進另一場綿長悠遠。

尼斯湖也許是蘇格蘭最著名的景點。到埗前聞名已久,總想像許是小小湖岸伴隨小石小山,如此才襯出水怪異相。一旦步臨湖邊,感受卻是大大不同。地圖上看,尼斯湖瘦而甚長,佔地頗廣,絕非小小湖岸。遊人多由西岸中段廢堡臨湖。帶著蘇地各種哀傷故事遊訪,一切爭權奪利、愛恨情仇,都沉積在尼斯湖渺無邊際而淡泊清麗的湖水中。也許每一個來訪尼斯湖的旅客都有一個夢,一個悠遠、綿延上千年的夢。此刻所有夢境都在破落碉堡裡、入雲群山中,伴隨那無語飄蕩的河水,流向廣闊無垠的汪洋。夾湖山色怡人,聲聲風笛,裊裊散入天際。

初遊蘇地,尼斯湖往往是最中點,或說是最遠點,就是去程終末、回程開端。以圖像比喻,就如登山已臨山之最巔,此前即來,此後即去。在這最中點,妳竟與尼斯湖揮手道別。這衷心一句話,為這趟旅程定調。我不解。妳解釋:「不會再來這地方了,說聲再見吧。」回程車上,妳一如既往穩穩妥妥睡著。景色雖美,妳身後飛馳而過的是千篇一律的群山、濕氣厚重的霧靄、似有若無的笛聲。

這刻,我透過妳的側影觀看窗外流動的大千世界,真切地感受到,生命中的每次相遇都是恩典,而每次離開都是永別。這是古希臘哲學家Heraclitus的思想:「人不可能踏入同一條河流兩次。因為無論是這條河還是這個人,每刻都在改變,都已經不同。」但與此同時,他也說過:「流變之河的意義不在於萬物恆變故我們無法重遇,而是有些事物只能以恆變來保持不變。」細想這兩句話的意義,我才明白,我倆就算此刻就在彼此身旁,我倆仍在不斷告別,只幸我們仍在不住相遇。我們與他人相遇,也與自己相遇;我們與過去相遇,也與未來相遇;我們與蘇地相遇,也與笛聲相遇。就直覺觀之,蘇地永恆,而笛聲恆變。若以精密科學儀器量度,世上沒有兩道完全一樣的笛聲。也許世上真的沒有永恆不變,因為從來就沒有永恆不變的自我。既然自我恆變,觀照萬物的五官六感,當然亦在改變。以永變之我觀照萬物,自然萬物皆變。然而,自我雖恆變,卻實亦保持不變。這不變就凝固在逝去的自我,凝定在記憶之中、想像之內。每時每刻的幻變無法篡改已成歷史的事實。史實被時間永久封鎖,任誰也無法動搖,只待揭曉。又或在想像之中,那山、那海、那蒼茫湖水、那哀怨笛音,都得以永久封存。我們都是自由的靈魂,縱受教育、成長、周邊環境限制,想像世界對比肉身世界仍是最自由圓足之地。而這自由圓足,正是物事足以在該地保有永恆的最佳條件。

因此,我刻意把這次旅程稱為初遊,期待下次再遊的日子。但我了解妳,妳餘生應該都不會再遊此地,因為妳是個不走重覆地點的人。而且,世界很大,尚待到訪的地方可多著。我曉得,也希望,下次再來,我會帶著另一個我愛著、同時也愛著我的人,我倆會在這地牽手、擁抱、漫步、看湖,回憶那些應該憶起的人和事,放下那些不該記著的人和事,分享彼此的永別與永恆、笛聲與相遇。

笛聲悠揚,蕩漾山水人事之間,飄零天地虛靈之際,與每個旅人相遇。我將湖水與笛聲同時封入記憶,讓它在想像之中永存。

2022 季秋

ILC, CUHK

誌記:20180710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

%d bloggers like this: